3)第1026章 人工智能_重生之清爽人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看到一篇刷屏的消息:最近亚马逊和卡内基梅隆大学一起开发了一套名叫“OtterTune”的机器学习自动化调整DBMS的系统,并公布起设计论文和开源项目,重点解决DBMS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:

  1.对管理人员专业性要求高;

  2.管理成本高;

  3.无法实现配置资源最优化等一系列问题。

  这是连DBA的饭碗也要抢了。

  其实,也没啥好担心的,工业革命的时候,我们担心农民与个人纺织工的失业,汽车出现的时候,我们担心马车夫的失业,电子商务时代,我们担心实体店的失业。其实,在社会的进步中,我们总会有更多的机会出现,比如汽车反而造就了更多的就业岗位。

  工作岗位的确不是最用担心的,大不了人工智能来养活我们。我们需要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,强人工智能会不会出现,怎么出现,以及出现之后是什么?

  要了解强人工智能,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深度学习!

 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来自对大脑的研究,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,其动机在于建立、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,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,例如图像,声音和文本。

  如果我们机器学习当做黑盒,不用了解这里面的技术是怎么实现的,最关键你要知道它有两个状态,第一个状态是学习状态,第二个状态是执行状态。就像对一个孩子,当你希望他掌握一个技能的时候,一定要给他足够的训练,在中式教育中就是题海战术。所以任何机器学习都需要有很多数据,这些数据当中往往包含问题和答案,不同的机器学习需要的数据量不一样。学习完之后,这个小孩就毕业了,以后他在执行相同任务的时候,自然而然就会给出分析结果。

  具备自我学习能力,才是人工智能从弱人工智能走向强人工智能的关键,如果想要程序编一个强人工智能出来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在科幻巨著《海伯利安》中,描述了强人工智能”内核“的起源:

 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更现代感有趣小故事:

  人工智能,不再是科幻,不再是阅读理解,不再是新闻标题,不再是以太网中跃动的字节和CPU中孱弱的灵魂,而是实实在在的宿命。

  所以,所有真正可怕的,不在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,弱人工智能一定是对我们有利的,只是解放了我们的劳动力,以及把我们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,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。

  而靠弱人工智能进化出来的强人工智能(不一定是机器人),他们到底是什么,他们会做什么,这个是我们不能肯定的。我敢肯定的是,不存在这么一个“机器人三大定律”的东西能约束他们,他们就是另外一种智慧,正如“硅基生命”。

  黑客帝国中的机器,靠人类的模拟世界,最终进化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,人类再无可用(当然,无可用不表示要消灭,就好象你不会去消灭蚂蚁一样)。

  在《海伯利安》的故事中,场景更为宏大,有人工智能进化出来的“内核”,有走到哪里都要保留现状的“现有人类”,也有随意进化的“驱逐者”人类,比如进化出翅膀,进化成能在太空中生活的人类。但是,那对“现有人类”来说,“内核”不算人类,“驱逐者”就是人类吗?

  最后,不要认为什么创新能力,移情能力是机器没有的,人类也不是诞生第一天就具备这些能力的,只要能进化,就能学会思考,然后一切皆有可能。

  或许,奇点就在我们未来的不远处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am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